第434章 错综复杂(四千大章)-《调教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杨将军?”老头儿更懵了。这位公子来头当真不小,什么都知道啊。
    不等老头儿反应过来,唐奕已经和君欣卓安步上楼去了
    回到房中,君欣卓实在憋不住乐,“你可真能演!”
    可是,唐奕却笑不出来,点头敷衍,心思早就飞到九宵云外去了。
    他之所以要先进城,先来探探私盐的底细,其实就是想看看,闹得沸沸扬扬,连后世都有记载的西北青盐到底有多大的规模。如果能知道一个大概的量,唐奕就能做到心中有底,在与大辽,还有西北军政就盐事谈价钱的时候,也好有个准备。
    要是按照这个思路,唐奕刚刚费了牛劲,演了那么大一出,最后火候到了,最该说出来的应该是:“你们有多少盐,我就收多少。”
    可是,事到临头,他却临时转了念头。
    于是,唐奕什么都没问,只是抛出一个天大的馅饼,一个没人敢吃的馅饼。
    为什么这么做呢?
    因为他发现,西北盐事远没他想像的那么简单。
    一个走私青盐的盐贩子,张嘴就问人是皇室哪一支。这不奇怪吗?这明显就是在找“山头儿”。
    而当唐奕说是住在京里,表明不是赵廷美一脉之后,那老头,包括李杰讹,从脸色上却是什么都看不出来。
    这就更奇怪了。
    唐奕把赵廷美一系单提出来说,就是明着告诉他们,我不是。
    而他们的反应无喜无惊,却又不是无关紧要的感觉,说明这里面肯定有赵廷美系的参与。
    其实,这一点不用察言观色,老头儿一问“哪一支”,唐奕就知道一定和赵廷美一脉脱不了干系了。
    那一家人在西北政界占了相当的分量,怎么可能和盐没关系?
    而这还不是唐奕缩回来的真正原因,廷美系再怎么样,也是远离中枢被边源化多年了,就算现在有所抬头,一时半会儿还影响不了什么。
    问题出在那老头儿,他明显是想接着问,却又没敢问。
    细想之下,有什么可问的呢?
    京中除了太宗系,就是太祖系。
    太祖系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呢,会出来唐奕这种招摇过市的子弟吗?
    而唐奕后来故意更加的放狂,那老头儿和李杰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,更加证明他们根本就没往太祖一脉上去想。
    那么问题来了:既然认定唐奕是太宗一脉的,又有什么好问的呢?
    除非在他们心中,太宗一脉也是分出不同派系的,他们不能确定的是:唐奕属于哪一边
    太宗一脉
    当国者赵祯。
    另有能者,汝南王府也!!!
    唐奕不禁想起,之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。
    有一次,他问范仲淹,庆历之时,汝南王是站在哪一边的?
    范仲淹答:当然是守旧派,汝南之势,尽在北方。
    把这句话和今天的事情联系一下
    难道?西北盐事,与那家人有关?
    这个念头刚一出现,唐奕只觉背后一股冷气凭空而生,汗就下来了。
    盐,不可怕!
    可怕的是,因为盐,把廷美系和汝南王一家沟联起来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这么入神儿?”
    贱纯礼等人此时没什么事儿,来找唐奕。一进屋,就见他在那‘入定’。
    唐奕被他喝醒,勉强一笑,“没想什么。”
    嘴上虽这么说,表情却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
    “君姐姐,麻烦你个事儿。”
    “你说。”
    “你出趟城,让吴相公给陛下发一封密奏,让陛下派人彻底查一查赵廷美一家。”
    “好。”君欣卓点头应下。虽不知道唐奕为什么要这么做,但她知道,唐奕一定是有重要的事。
    宋楷、范纯礼他们也收起了玩闹之心,跟着唐奕混了这么多年,这点轻重缓急还是分得出来的。
    范纯礼道:“干嘛还让君姐姐走腿,我去给你当回苦力。”
    一群大老爷们在,还让一个姑娘家走腿,范纯礼觉得不合适。
    唐奕摇头,“你们不行,只能麻烦君姐姐。”
    “为啥?”
    “因为只有君姐姐能甩开盯梢的。”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