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1章 功高震主,独揽大权-《调教大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唐奕眉头一皱,看来是朝廷的财政出了问题,不然赵祯也不会急于让他去接这个财权。
    和声道:“陛下当知,不论草民身在何处,能出力的地方,一定会出力,给事中归班与三司使是没有分别的。”
    “草民的意思是......”
    “不行!!”
    赵祯太了解唐奕,根本就不让他把话说完,直接就给怼了回来。
    唐奕苦笑,“陛下何必执着?”
    “......”
    赵祯闻声,心往下沉。
    果然还是......
    “此事不许再提!三司使、给事中,还有昭文馆大学士,三选其一,不得抗命!”
    说到这儿,赵祯干脆转头对李秉臣吩咐道:
    “也别给事中归班了,直接改旨昭文馆大学士,速去拟旨!”
    再看唐奕,“革宋在即,大郎必须在朕身边!你可明白?”
    唐奕沉默了半晌方道:“草民一直在陛下身边,不曾离开。”
    “不一样。”赵祯言辞生硬。“这个官,是你应得的!”
    “可是,得来还不如不得,那还要之何用!?”
    “......”
    赵祯眯眼看着唐奕,在宣德楼前拒考,他就猜到了这小子还是不想当官。
    “不行!”赵祯面若冰霜,再次重复着“不行”二字。
    “这个官,子浩必须要当。否则,就算守旧之臣如意,与你一同奋斗了这么多年的革新之臣也不得安心!”
    唐奕一摊手,“陛下真的是这么想的?”
    ......
    赵祯了解唐奕,唐奕也同样了解赵祯。
    他是为大宋付出颇多,他是立下了吞天之功,他也确实够资格当这个改革的引路人。
    但是,他不能当这个官。赵祯知道这一点,刚才在宣德楼前,唐奕就明显看出了赵祯的反常。正是因为不确定,赵祯才要极力往唐奕身上加码,连为他一人开一科这种事都干出来了,正说明赵祯心虚。
    “陛下!”唐奕直起身形。“恕草民无礼了。”
    “这些年,草民做了些什么,陛下最清楚不过。”
    “草民与将门过半的家族捆绑在一起。”
    “草民的老师是范仲淹、杜衍、孙复、欧阳修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