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这就是我们全旅上下要保护的武器装备。” “虽然这只是一个营的装备。” “但司令既然责成我们成立了远火支援旅,以后这种武器只会越来越多。” “希望原第91师的兄弟们,能坚守自己的岗位。” “严格保密。” … 杜岩和他身后随行的军官们立正敬礼。 “请旅长放心。” “我们就算是死,也会把秘密带进坟堆里去。” … 叶安然回到指挥部。 说实话,维纳·冯·劳恩德给他的这个惊喜太大了。 完美的解决了107式火箭炮威力较小的问题。 那个大家伙用来摧毁鬼子的坦克集群,敌指挥部,敌碉堡等建筑物,简直是神兵。 叶安然在指挥部接见了四位科学家。 向他们了解了1016研究院的生活需求和后勤上的需求。 了解的差不多之后。 叶安然想到一个关键的事情。 “几位先生。” “不知道维纳·冯·劳恩德先生对C-1的研究成果有什么进展吗?” … 四个科学家摇了摇头。 “C-1的弹道数据还需要非常精密的物理计算。” “不解决弹道的问题,它有可能会在空中被击落。” “老师正在和铁山先生研究精准定位的事情,如果能解决C-1的通信定位问题,哪怕是C-1进入大气层,我们也能让它按照设定的定位进入指定的靶点。” “但,现在各国的技术都难以在C-1上面实施,这需要无比巨大的算力。” … 叶安然知道。 C-1的实验成果出来的过程会非常的艰难。 至少。 在当今这个世界格局。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成功类似于C-1型远程火箭弹。 何况。 C-1实际上是成功了。 飞丢的那一枚炸毁了鬼子的军营。 另一枚在预定地点爆炸。 也许。 孔一一先生如果回来了,C-1的研究计划会更迅速。 第(3/3)页